医生倡议:“懒”一点才容易长寿

当代人的生活离不开“快”字,吃饭要快、走路要快、就连上厕所都要争分夺秒。但是你知道吗,有时放慢脚步,适当“偷懒”,才是养生的最好方法。

让胃肠“偷懒”

狼吞虎咽不但影响营养吸收,还会对胃造成很大伤害,特别是老人。每顿饭的进食时间最好保持在25分钟以上,一口饭至少嚼20次。

如果专心吃饭,细嚼慢咽,我们可以慢慢感受到肠胃的满足感,以及逐渐减退的饥饿感,这样就可以体会到七分饱的感觉。

工作中“偷懒”

认真工作之余,别忘了偷偷懒,那便是没事伸伸懒腰。伸懒腰时能让人体的胸腔器官挤压心肺,帮助心脏的充分运动,让更多氧气能供给到各个组织器官。

当身体长时间处于坐姿时,肌肉的静脉血管会淤积很多血液。此时伸一个懒腰,会使大多数肌肉舒张和收缩,淤积的血液重回心脏,把肌肉中的废物带走,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。

锻炼时“偷懒”

在疲劳、发热、感染等异常情况下运动,可能降低免疫力。

高强度锻炼会导致大量出汗,引起水电解质紊乱,诱发心律失常及血栓形成。所以,如果感到非常疲乏的话,不必逼着自己去运动,此时还是休息重要。

如果在锻炼后感到精神萎靡,全身无力,非常疲倦,甚至影响进食与睡眠,就说明运动强度有问题,需要调整了。

同时,秋冬季的锻炼时间也不必贪早,特别是高血压、冠心病患者。建议上午10时到11时锻炼,这时候太阳出来,比较暖和,而且空气比较好。在午后4时到5时慢跑、散步、打太极等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。

心态上“偷懒”

很多人都是急性子,不管做什么都火急火燎,什么工作都想快点完成,连去超市排队结账也急急忙忙的。情绪暴躁,易动肝火,久而久之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,还可能突发心脑血管意外。 因此急脾气的人要学会自我控制,不要遇事就着急上火。

(转自多维新闻网)